精選文章 >生技投資園地
接軌國際 台灣生醫急起直追
台股指數重登一萬兩千點,生技指數卻刷出去(一八)年十月以來新低,展望來年,生技醫療產業能否期待低檔的反彈契機?其實自去年七月台灣生技展擴大規模成為亞太區規模最大的生技展,以及台灣醫療科技展歷經三屆,也在今年刷新多項參展紀錄之後,台灣生醫產業單打獨鬥的窘境已經結束,借力使力跨向國際動作積極,生醫產業將開始走出不一樣的路。
各部會鏈結國際為生醫鋪路
科技部日前與SmartLabs共同建構的國際級的生醫新創基地正式成立籌備處,並進駐新竹生醫園區,與科技部共同建構國際級的生醫新創基地;SmartLabs是來自美國新創事業聚集的波士頓,成立於二○一五年,是一家專注在生醫領域的公司。曾經培育出世界知名的基因編輯公司,包括:Editas Medicine(EDIT)以及CRISPR Therapeutics(CRSP)。
科技部引進SmartLabs進駐,目的是為生醫新創公司注入更多創新元素,包括人才、技術及資金。而SmartLabs之所以選擇台灣作為其公司海外的第一個據點,也是進軍亞洲的第一站,是希望藉連結亞洲新創生態圈,拓展世界版圖。
未來合作模式將是雙將共同篩選具潛力的生技新創團隊,由SmartLabs為新創公司打造專屬SmartLabs全球啟動計畫,以國際行銷與通路、專利與法規布局、募資與財務規劃等三大方向,依照新創團隊的實際需求,提供在地化、客製化,並輔以雲端平台無時差的專業輔導。
甚至,優秀團隊可獲得補助赴美國SmartLabs波士頓總部進行三個月的移地實戰訓練,提升台灣新創團隊國際競爭力,也可透過SamrtLabs的國際網絡,協助國際資金導入,將台灣新創團隊推上世界舞台。
此外,去年七月設立開張的「台荷加速」也是為台灣生醫產業拓展至歐洲市場的另一個平台管道,該加速器定期舉辦台荷成長論壇,鎖定生醫產業、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太空科技等,根據台商發展歐洲市場所需的各面向主題和知識,邀請專家演講。
新創企業打國際杯小而美
此次以「共建未來健康產業」為題,指出未來的健康照護設計將以智能、深厚技術研究與數據科學為架構,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科技與友善設計,而衛生保健也將聚焦於深度數據、智能感測器、虛擬患者與人際網絡。雙方也決議益共建台歐投資網絡平台,共同設計媒合新創團隊與投資者的機制,成立台荷成長基金,作為協助台灣生醫企業赴歐洲發展的資金來源,期能協助台灣企業用最低門檻、低風險的方式進入歐洲市場。
台灣企業的創新研發實力雄厚,然法規、認證、銷售是台灣跨入國際市場所需面對的重要關卡,國際策略夥伴的重要性,在於減少企業摸索期、縮短規劃時程、迅速跨入市場,短期看似不得不的犧牲,然長期是創造更大商機的關鍵策略。
尤其醫材產業的發展,在工研院、生醫所的積極輔導與技術授權下,衍生相當多的新創企業;盤面上包括台生材(6649)、萊鎂醫(6633)、奈米醫材(6612)等,以及成立三十多年的肝炎領域龍頭廠商普生(4117)等,未來均有不錯的長線發展空間(下一期將詳細報導上述公司的參訪內容),可以持續關注。
近來也有兩檔新醫材股登錄興櫃,包括鐿鈦(4163)轉投資持股三四.一一%的台微醫(6767)、及益安(6499)轉投資持股六○.八九%的達亞(6762),均可關注。當中的台微醫擁有工研院原有技術團隊,將其所開發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推展頗有成績,目前已取得三三項產品銷售許可,台灣二二項、中國六項、美國四項及歐盟一項,可持續關注未來的銷售實績。
而專精於醫療器材二類及三類產品及零組件生產製造研究開發與設計的達亞,致力於發展醫療器材製造與組裝的核心技術,擁有超過五千件醫療器材產品關鍵零組件生產經驗,以及高達八○家配合的醫療器材大廠及新創公司客戶,憑藉技術、製造能力與優質服務,年年獲利,去年上半年完成擴廠後,業績隨即三級跳,今年自結前十月營收以創新高達三.一七億元,年增九五%,毛利率更創下五四%新高,自結每股盈餘四.四三元,可說是有技術、有高毛利及股本小的優質股。
至於三大法人十二月以來的買賣超情況(詳見圖表),可以發現賣多於買,而外資買超個股張數也都不大,投信及自營商的買超股更僅分別只有一檔,顯見市場氛圍「多看少做」。只不過,即便如此,低檔的生醫股,明年展望不俗的個股可逢低留意,包括寶齡富錦(1760)、馬光KY(4139)、國光(4142)、康聯KY(4144)、鈺緯(4153)、訊映(4155)、展旺(4167)、久裕(4173)、杏一(4175)、泰博(4736)、康友KY(6452)、保瑞(6472)、醫揚(656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