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焦點議題

低量下的台股求生術
台灣五十加中一百 可多可空靈活操作

文.方亞申  文章摘錄自第1698期

在低量下,台股操作難度提高且要預防個股流動性風險,介入個股必須有風險意識,台灣五十及中一百名單中,個股平盤以下可融券,相對提高操作時靈活度。

在證所稅及二代健保股息將課稅等加稅利空下,台股從四月以後波段成交量明顯萎縮,政府當初說不會有影響,回頭看近半年來股市成交量,的確就是有影響。第四季一向是多頭旺季,從九月到十二月,逐月上漲機率都會提升。

但由於時間已接近明年元月將進入新的證所稅遊戲規則,市場資金先閃避。年中成交量小,陳院長說低量的確是問題,但十月中旬量更小,周量連續兩周低於三千億元,平均日量不到六百億元,是今年來最低量。而十月以來台股跌幅居全球主要國家地區之冠,政府重提注意之語。只不過市場低量趨勢已成,除非政府基金積極作量,否則低量(小於八百億元交易所損益平衡點)將成為常態。

低量下留意可避險股

然而低量下,只要指數能持穩就有機會築底;相反的,低量指數卻下跌,那就是盤跌走勢,而量小中個股很容易就出現流動性問題。最近大盤從這波高點七七八九點下跌,就有不少中小股呈現量小下跌,幾乎低檔沒有買盤支撐,這就是流動性風險。在現階段台股周月KD值同步交叉向下中,的確要先避開這些股。而台灣五十及中一百個股雖難免也有量小風險,不過至少平盤以下可以融券放空,當做多不對時,相對可以鎖單降低變盤風險。跌勢中若真要操作,台灣五十及中一百是可以當做操作對象。

分析台灣五十及中一百個股,有些表現真的不優,其中宏諅(2353)、億光(2393)、宏達電(2498)、南電(8046)股價甚至已跌破金融海嘯時低點,走勢極其弱勢。

其中「雙宏」的宏前幾年有小筆電橫掃全球光環,二○一○年股價一度大漲至一○五.五元,但是平板電腦的崛起,卻使得小筆電被打入潮流以外陣營,不再是主流;前年該公司EPS為五.五九元,去年卻是虧損二.四四元,今年以來轉機有限,前三季稅後只賺四.五億元,折合每股不到○.二元。

宏諅轉機有限,但股價從高價下跌中,融資由七千餘張大增至十萬張以上,外資持股卻由一七二萬餘張大減至七六萬餘張,減少約九六萬張。儘管該公司曾買回庫藏股,但股價跌不停,腰斬再腰斬,籌碼還是相當亂。

「雙宏」另一家宏達電更是誇張,一○年股價從二七七.五元起漲,一路上漲至一一年高價一三○○元,融資從三.三九萬張一路下降至一.○七萬張,外資持股則從三七.一萬張大增至五三.一萬張,籌碼都跑到法人手中;當然當時每股獲利不斷上升,一一年第三季EPS創下二一.六六元高峰。

只是好景不常,所用系統是谷歌的Android,重要零組件AMOLED來自三星,關鍵性技術都來自別人,經過一輪競爭後,被三星、蘋果拋在腦後。hTC威名不再,獲利逐季下降,今年第三季EPS只有四.七元,第四季預估營益率只有一%,這還得了,接下來豈不虧損?外資大砍目標價剩一字頭,若沒有起色,搞不好股價剩雙為數。

外資一路賣,本周持股只剩二七萬張左右,但融資卻增加至七.三萬張;去年公司屢屢在五百元之上實施庫藏股已套牢,融資同樣也難逃賠錢。

「雙宏」一去不回頭

過去的台灣之光「雙宏」,量價及外資加融資走勢是最不好的一種,未來必須經過長時間量縮才能築底。

四大慘業之一LED,今年的確也過得不好,晶電(2448)前三季EPS負○.○一元,第三季EPS只有○.一五元,股價領先創近一年新低;鼎元(2426)、佰鴻(3031)、新世紀(3383)、艾笛森(3591)、華興(6164)、宏齊(6168)、華上(6289)、廣鎵(8199)等股價跟著創低價。

這其中最誇張是赫赫有名的億光,股價竟然創金融海嘯以來新低價,近一年融資從最低的不到九千張增加至二.三萬張;外資持股從九.二萬張減少約一萬張,減少不多,股價卻跌不停。尤其近一個月從四九.三五元,幾乎每天都是下跌至三十元附近,股價跌不停、融資一直增加,要多小心點。

股價屢創新低的PCB南電(8046),前三季每股虧損一.一八元創歷史紀錄,從以往的高成長,如今跌落至四十元下,頗有當初也是高價的華通(2317)股價下跌影子。

LED、PCB族群偏弱

PCB族群屬於中一百的健鼎(3044),以往也是績優生,第三季EPS為一.三元,前三季為四.四元,表現還不錯。但外資一直賣出,從今年四月最高持股三三.四四萬張,降至本周的二五.九萬張,減少七.五萬張;融資卻由二千張左右增加至一.五七萬張,籌碼換手情況並不好。

其他PCB族群股價創六六○九點低點的還有:燿華(2367)、金像電(2368)、新復興(4909)、高技(5439)、柏承(6141)、精成科(6191),整體走勢偏弱。

此外股價創近一年新低者,最令人注意是NB代工的仁寶(2324)、緯創(3231)。仁寶近期還傳出裁員,股價是代工股中最領先破底,創近三年來新低價。且外資從五月股價高點三五.七元時持有的二五九.八五萬張,隨股價下跌一路減持,本周剩二三五.七三萬張,減少高達二四萬張;融資則由一.二萬張增至四.二萬張。

另一家緯創,外資從今年持股高點一二九萬張,減少至一一五萬張,減少也有十四萬張左右。外資同時對仁寶及緯創進行大幅減碼,而兩者股價破底,似乎不是好現象。

倒是已經較不受人注意的英業達(2356),近一年來外資持股從六五萬張附近增加至七三.二萬張,融資則從二.七五萬張減少至一.六四萬張,頗為奇特。

供應蘋果筆電機殼的可成(2474),下半年業績屢屢不如預期,外資從今年反彈高點二三七元時的三二.五四萬張,一路減少至最近二一.九一萬張,超過十萬張;融資從二.六萬張大增至六萬張以上,而股價卻是破底,籌碼情況並不好。低價手機的華寶(8078),去年外資大為看好,股價大漲至七二.六元,如今隨著訂單流失,股價跌至三十元以下,外資持股減少、融資增加,又是一場空。

可成及勝華籌碼不優

觸控面板的勝華(2384),金融海嘯後大漲至二○一○年的六二.三元,外資持股一度高達五九萬張,但近兩年股價腰斬再腰斬,外資持股剩二八萬張左右,融資卻一直維持在近二十萬張高峰,融資使用率高達四三%,反彈似乎可減碼。

化工股的榮化(1704)受制於本業化工景氣不佳,加上轉投資持股六四.九%的福聚太陽能虧損,第三季幾乎是損益平衡,前三季EPS不到○.八元。股價從今年高點算起,跌幅也超過五成。一度有董監改選題材的中石化(1314),近一年來股價從三九.三五元下跌,融資從六.三萬張大增至十三.七萬張,股價卻只剩二十元左右,都是籌碼凌亂的象徵。

上述這些個股,大多基本面有疑慮,加上籌碼換手不佳,若盤勢不對,可利用盤下融券避險。

台灣五十及中一百個股中也未必都是弱勢破底,例如去年獲利王的台積電(2330),今年業績及股價表現還是相當優。食品股的統一(1216)前三季獲利近百億元,股價也是高姿態。鴻海(2317)及鴻準(2354)第三季EPS超過上半年總合,相對於前述籌碼情況不優個股,將是股市多頭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