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製片廠高風險 電影院高獲利
大陸電影產業鏈仍待升級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1844期

占據通路優勢的院線公司,是今年中國電影票房開出長紅的最大受益者;但電影市場火熱的背後,產業鏈的成熟度仍待建立。

當我們觀看一部電影,某些畫面是習慣性被忽略的,比如出現在片頭的電影公司LOGO。對觀眾來說,看到標有WB字樣的盾牌(華納兄弟)、手持火炬的女人(索尼哥倫比亞影業)或是二○世紀福斯影業的探照燈LOGO,只能說明我們正在觀賞一部好萊塢影片,至於這些標誌是什麼風格和來歷、代表什麼意義,實在無關緊要。

票房成敗難料

實際上,我們很可能已經被這些不太重要的畫面給洗腦了,像是經歷過香港電影輝煌年代的影迷,可能不會忘記出現在片頭的「邵氏」、「嘉禾」字樣;一手打造周星馳系列電影的「永盛」、「中國星」以及出產過多部黑社會電影的「銀河映象」也都令人印象深刻。香港電影數十年的歷史,電影公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和好萊塢或香港電影的悠久歷史相比,中國電影產業的商業化還在起步階段,產業鏈主要分為製片、發行、院線、影院四個環節,一部電影的製作公司通常也是發行商,而院線公司獲得電影拷貝後,按照檔期規劃,在旗下的影院進行放映。因此,中國電影產業鏈的兩大要角是製片公司與院線公司。

製片公司對一部電影的成敗影響深遠,從投資、籌備、拍攝、製作到發行,包括劇情走向、卡司、製作水準等基本要素缺一不可。電影本身的品質,考驗導演說故事的能力,但一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決定的因素有很多,最難以捉摸的是市場因素,像是由知名導演吳宇森執導的史詩巨片《太平輪》,慘澹的票房表現與巨額投資成本顯然不成比例;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盲人電影《推拿》,也是有口碑、無票房的例子。

一部電影由劇組拍攝完畢到後製工作完成後,正式進入發行階段,發行的主體分為發行商、院線公司及網路發行,其中的區別在於發行商取得發行權之後可以在全國發行,但中國電影政策採「院線制」,即發行商不得跳過院線公司直接向影院提供電影拷貝。倘若由院線公司取得發行權則是在所屬影院放映,至於網路發行多半是小成本的電影。

影院投資掀熱潮

對投資方來說,發行階段同樣具有高度風險和不確定性,例如敲定戲院的檔期,就是漫長的協商過程,製片公司極力爭取排片量的最大化,院線公司考量的是如何吸引更多客流量。此外,上檔時間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宣傳製作、媒體效應、公關等環節都關係到票房成敗。

在「院線制」的保障下,近幾年中國民營院線迅速崛起,影院投資成為熱門項目。如果以總票房區分,去年突破十億人民幣票房的院線公司共十家,以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院線(002739),去年票房總收入達到四二億人民幣,其次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線、上海聯和院線等,總票房約在二○~三○億人民幣。隨著觀影人次增加,主力院線營運規模擴大,院線市場集中化的現象更加明顯。

在票房收益的分配上,顯然院線公司比製片公司更占據優勢。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鏈的收益分配以影院的票房收入為主,票房收入減去各項稅收,再由製片廠、發行商、院線公司進行分配。根據萬達院線招股書,製片商與發行商約分得其中的四三%,院線與影院的分帳比例約五七%。

一般來說,具體分帳比例還是和一部影片的票房潛力有關。目前中國進口外國電影的業務由中影集團獨家承攬,再由中影、華夏(中影參股公司)負責發行,二○一二年中美正式簽署備忘錄,好萊塢影片的分帳比例從過去的一三%提高到二五%,代表美國影業公司在中國的議價能力提升,中影和院線公司的分成比重降低。而國產電影的分帳比例也和議價能力有關,發行商的議價能力越強,院線與影院的分成比例就越低,反之亦然。

院線公司獲利爆發

今年初萬達院線在深交所掛牌,頗受市場矚目,原因除了萬達是中國院線第一股,還和影院的收入結構有關。據大陸媒體披露,去年萬達來自爆米花的銷貨收入約四.五億人民幣,毛利率將近七成,創造出的利潤已經超過電影票房,爆米花的銷售數據已經成為院線公司不想對外公開的機密。

事實上,以副產品作為獲利主要來源,是許多行業的常態,電影院賺錢的秘密來自禁止攜帶外食的規定,也並非沒有可能。一張電影票扣除固定分帳比例、房租、水電、人工等成本,電影院實際賺得的收益可能遠遠不如成本低廉、售價高的爆米花,隨著觀影人次持續成長,電影院來自副產品的收益將更為驚人。去年中國新增影院數量超過一千家,維持高速成長的態勢,或許與此有關。

衡量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發達程度,製片公司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電影院。不同於好萊塢大型影業公司以授權收入為主,中國製片廠的收入主要依靠電影票房,隨製作成本逐年上升,製片廠承受高風險,卻不一定帶來高回報,占據通路優勢的院線公司,才是今年電影票房開出長紅的最大受益者。中國電影市場火熱的背後,產業鏈的成熟度仍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