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封面故事

抓住白馬股的終極密訣
蘋概、運動、汽車零組件族群是焦點

方亞申 文章摘錄自第1877期

近三年營益率及毛利率皆上升,且去年股東權益報酬率超過二○%公司,獲利都很優,儘管近期大盤拉回,白馬股爆發力雖不強,但適合箱型操作。

上市櫃公司去年總獲利一.八三兆元,較一四年的一.八八兆元衰退二.三%,是歷史次高,相較全球景氣不太好,台灣企業獲利算是水準之上。其中有高達二二○家公司年度稅後淨利較二○一四年成長三成以上,其中也不乏連續高獲利成長的白馬股,有的則是近三年營運明顯轉好,營益率及毛利率持續上升,有的更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超過二○%,就算三月營收不太好,股價拉回,未來仍有反彈機會。

蘋果供應鏈大箱型操作

近三年營益率及毛利率皆上升、且去年ROE超過二○%公司(詳見附表),大致可歸納為蘋果供應鏈、光通訊、生醫、修繕、汽車零組件、運動休閒相關等產業,不少都是近半年的強勢股,股價雖漲多,但是有營運體質佳及獲利作保護,急跌可依產業類別之平均PE尋找買點,畢竟好的公司就是那些,在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有限的新平庸經濟年代下,對投資人而言或許是另類的白馬股。

電子業近幾年沒有太多新亮點,即便今年炒得火熱的AR/VR新應用技術,就絕對產值以及成熟度來看,還是很難與統領近五年的手機總產值相比。AR/VR的終端設備應用再加上軟體,如何能與一年銷售超過十五億支的手機及龐大供應鏈相提並論?

問題是中國大陸殺進手機產業,紅色浪潮的席捲,獲利只會壓得更低,即便第一名的三星也難逃獲利下降的厄運。只有蘋果獲利還是一枝獨秀,掌控了全球手機品牌獲利的九成。蘋果供應鏈在蘋果讓利下,近幾年營益率及每股獲利普遍還是很好,不過僅限一線供應商。

其中包括鏡頭的大立光(3008),軟板的台郡(6269)及F─臻鼎(4958),電池的新普(6121),機殼的可成(2474)及鴻準(2354),處理器的台積電(2330)、組裝的鴻海(2317)及和碩(4938),這些算是代表,去年EPS都相當風光,大都從八元起跳,是台股的高獲利族群,ROE也不算低。

不過,去年第四季傳出蘋果新手機銷售不佳,除了台積電外,其他股價都大幅修正,EPS及股價最高的大立光,在大盤及消息面不佳情況下,股價也是從第四季高點二九六五元,修正至一七九○元,幅度將近四成。所以操作上還是要慎選切入點。

這些產業的老大,單靠蘋果也是不太安全。畢竟蘋果一向都會找第二、第三供應商,一旦轉單,若全靠蘋果,業績也會DOWN得很慘,再者若蘋果有新的應用材質,一旦跟不上,也是全盤皆輸,過去一度當股王的F-TPK(3673)就是例子,去年每股還大虧五七.八六元,更不用提ROE了。未來值得觀察的是機殼及軟板。

台積電上升趨勢明顯

所幸一年內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近一年還是可以做大箱型操作,尤其當股價修正一段出現相對大量後,買點往往會浮現,例如大立光,其所建立的技術門檻,未來兩年還是無敵手,加上手機雙鏡頭將成潮流且該公司積極擴增產能,利空急跌,尤其是下跌一段出現相對大量,如去年在一千九百元附近出現三千張大量後來看,就是絕佳買點。可成在下跌至二二六元以下連續三天出現兩萬張以上成交量,也是良好買點。另外若是PE降至十倍以下,抗跌買盤也會提前出現。

電池也是求新求變的產品,且蘋果也積極扶持中國德賽,已取代部分以前相當風光的順德(2351)。不過可以注意到,從可攜式充電到無線充電,都是要增加手機電池使用時間,但是對於手機本身的電池直接延長使用時間,近幾年來進步有限。若逢蘋果手機利空而股價連續下跌,新普還是不錯的標的。

至於台積電,無懈可擊,去年台灣賺最多的公司,且在十六奈米一役成功擊退三星的十四奈米,更奠定其領先地位。蘋果A10處理器幾乎全拿,再來是下一世代推進到十奈米及七奈米。一時之間還看不到強而有力競爭者。再者技術領先且良率高,也吸引高通、聯發科(2454)、海思等回頭加碼下單,長線拉回至季線就有買盤。

鴻海則是典型配合蘋果操作的典範,其產業地位經過這次買下夏普,傳聞背後大金主就是蘋果,兩者之間已是無可取代的「麻吉」。而鴻海股價慣性是當蘋果新機上市發表前半年漲,之後就是拉回,最近兩年改為上半年漲、下半年跌。尤其第四季當股市好時反而下跌機率最高。

光通訊部分,去年光環(3234)、華星光(4979)股價一飛沖天,而包括聯亞(3081)、聯鈞(3450)等,去年都賺一個股本以上,中國及全球建置光通訊系統是主要推力。上游磊晶廠的聯亞,近三年ROE及營益率都很優,就在於其產品擁有高度的競爭門檻,從財報數字來看,聯亞不僅產品毛利率達六成以上,連續兩年營益率也都高達五成以上,這樣的經營實績台股少見,在全球對光通訊需求持續強勁下,該公司營運表現可持續追蹤。另外,去年營運表現很好的聯鈞,EPS達十二.二元,今年挑戰十五元,與聯亞一樣股價拉回至季線之下將有買盤。

其他包括PA的宏捷科(8086)、全新(2455)、穩懋(3105)等去年業績都相當好,今年在4G、通訊及手機需求續旺下,美國的AVGO、Skyworks和Qrovo業績都不錯,PA族群近期將公告三月營收,法人預估,全新單月營收將優於元月,低檔季線都具有大支撐。

運動相關股百和竄出

非電子部分的白馬族群,運動相關是其一。前年的儒鴻(1476)、聚陽(1477)大漲,去年則有豐泰(9910)及利勤(4426),他們的特點都是ROE都很好。不過若看看儒鴻及聚陽股價PE在推升至二五~三○倍後,壓力就出現。豐泰及利勤也是在推升至三○倍後股價就壓回,且市場或外資檢視每月業績標準轉趨嚴格。除非有更令人振奮的數據,否則股價可能走二十~二八倍大箱型區間。倒是新崛起的百和(9938)及F─百和(8404),未來業績如何成長,令人好奇。百和擁有三二台四面彈機台,去年處於打樣及試產階段,今年第一季將再增加二○部機台,百和預估三月持續推動營收動能。不過,最重要還是獲利,百和去年EPS為三.八三元,今年前兩月EPS為○.五三元,主要供應品牌大廠是愛迪達及UA,兩者今年成長力道都很強,接下來就看百和營收逐月上升情況。

腳踏車的巨大(9921)、美利達(9914),隱形眼鏡的精華(1565)及F─金可(8406),汽車的和泰車(2207)及裕日車(2227),Homedepot概念股的福興(9924)、錩泰(1541),窗簾的億豐(8464)等,符合附表所列條件者,當股價修正至PE十~十二倍,抗跌力道就將出現,也適合大箱型操作。

再來是近三年來股價陸續衝上三百元以上的汽車零組件族群,大都營運能力佳,具有不錯配息,再加上ROE提升,吸引越來越多資金進駐,基本上季線都具有強大支撐,強勢股短線則以十日線為操作參考。

特斯拉推出平價版新車,三天接獲高達二七萬輛訂單。而中國十三五計畫推行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車政策,目標是每兩千台新能源車裝設一個公共充電站,新能源車至二○二○年要年銷一百萬輛、汽車登記保有量為五百萬輛,都是具有消息面利多。

此外,汽油價格維持於歷史低檔的有利環境下,預估美國今年新車銷量將上修至一千八百萬輛,也將帶動台股相關供應鏈業績持續成長。再加上美國宣布自動煞車系統(AEB)將自二○二二年九月起,被列為新車標準配備,也使得相關零組件股的中長線業績看好。

過去胎壓偵測器被列為標配,激勵為升(2231)股價突破四百元,獲利也是翻一倍。今年同致(3552)的產品為車用倒車雷達,自去年底開始供應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後,單月營收開始明顯跳增。

汽車零組件高價股增多

加上大陸前十大熱銷SUV逾半車款皆為同致所供應,同致去年每股獲利已從五.六八元跳升至九.三九元,今年將持續盤高價突破五百元創歷史新高。而為升及同致將PE拉升至三○~四○倍以上,在高價股中絕無僅見,同樣也將帶動同族群股推升。同致ROE表現很優,不過PE太高,很容易走類似前年大漲的為升走勢,先看季線支撐。

上周第三檔突破二○○元的是劍麟(2228),去年EPS為八.五五元,在新車款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滲透率提升的趨勢下,汽車安全零組件產品需求亦將被激勵,再者,Takata安全氣囊召修事件的轉單效益,已開始挹注,目前Takata危機尚未止歇,劍麟仍有受惠其他車廠轉單的潛在利多,未來是否爭該族群股王,可密切追蹤營收。

其他EPS在七元以上的有皇田(9951)、F─貿聯(3665)、胡連(6279),其中貿聯有特斯拉加持,去年EPS八.三元,較前年七.一元顯著成長,PE約二二倍,今年若成長至九元,PE約二二倍,遲早被投信鎖定。胡連在上汽通用五菱及長城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下,營收成長動能遠超過產業表現。

至於AM部分,前兩月每股稅前賺○.八三元的東陽(1319),本刊近半年來持續推薦,第一季外資大買,三月已重回正成長,營收看好,在電鍍新廠加入營運下,今年EPS有機會挑戰四元,創近八年新高。而美國相關股LKQ股價一直在創近一年新高,東陽也呼應,股價似有進一步調升的空間。

基本上,汽車零組件族群大致上只要PE未超過二五倍、股價在季線之上,未來輪流向上調升機會大,搭配量能未失控,中長期向上推升趨勢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