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封面故事

現在蘋概股還能買嗎?
政府打臉 立訊入股美律破局

鄭威宏 文章摘錄自第1889期

雖然市場預期iPhone 7銷量減少,但仍供應蘋概股下半年營運養分,加上蘋果股價獲價值投資者埋單,及新Mac助陣,個別公司營運仍值得留意。

時序到了第三季電子業傳統旺季,不過,由於創新不足,去年美國3C零售需求下滑一成,加上紅色等供應鏈搶食市場,造成台灣電子業出口大幅衰退超過一年,雖然今年iPhone 7不被市場樂觀預期,還有蘋果供應鏈的立訊入股美律失敗,但代表價值投資型態的波克夏公司大買蘋果股票,顯示目前蘋概股較無高估現象,第三季拉貨潮反而有利股價表現。

蘋概股十一倍PE為分水領

若把蘋果每季營收拆開來看即可看出,iPhone銷售大約占蘋果營收六~七成,每當第四季受新一代iPhone在全球開始銷售,營收都是當年度新高,隨後連續三季逐步走弱,直到新一代iPhone第三季末開始發表上市拉抬銷售為止。

但iPhone 6將螢幕尺寸改變後,等同對於消費者「放出大絕」,加上全球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接近成熟、找不到消費者能接受的新產品,宣告蘋果公司高速成長期結束,去年發表iPhone 6S後即能看見營運頹勢徵兆,使得今年第一季iPhone銷量年減一六%。

雖然iPhone銷量減少已成市場共識,但什麼才是蘋果公司的最壞情況?若以第二季預估當成未來每季最壞情況,也許就能知道蘋果未來幾年獲利底線,亦能找到波克夏為何投資十億美元買進大量持股。

據蘋果公布第二季的預估數字來看,營收預估約在四一○~四三○億美元,市場普遍預估EPS約一.六~一.七美元,也就是全年六.五~七元為低標,依目前股價九○美元左右來看,本益比一三~一四倍,對照道瓊一六.五倍、Nasdaq三○倍,股價確實不貴,前提只要未來平均每季銷售維持四一○億美元以上的銷售數據。

和碩評價有低估之嫌

此外,若以市場預期推估蘋果今年EPS約八.五~九元來看,本益比僅一一倍左右,先不論評價是否低估,但能確定的是,在蘋果股價未明顯回升前,即使每個國家投資人對於風險溢酬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扣除產品被取代性或是競爭者增加的大型供應鏈,十倍以下本益比恐成蘋概股評價上限宿命(中小型股則受本土資金態度影響,且依賴程度較低,能享有較高評價)。

回過頭來,蘋果每年約在九月底發表新iPhone,在此之前,供應商就會開始出現拉貨需求。據了解,目前iPhone 7已進入上游零件供貨期,半導體廠首先出現拉貨潮,特別是台積電(2330)供應處理器晶片推升下,一六奈米產能已逐步上升,下游封測廠日月光(2311)營運同步轉強,預料第三季起營收就能感受到明顯力道。另外,像是石英元件及PA等上游產業,如晶技(3042)、全新(2455)及宏捷科(8086)等,預料營收亦將在七月起走升。

此外,今年與往年又有些不同之處。雖然傳出初期備貨量將達七二○○~七八○○萬支,高於原先預期,但多數研究機構仍認為增加雙鏡頭及處理器效能提升,對於銷量幫助不大,預估整體iPhone 7銷量仍將低於iPhone 6S一成左右,不過,面對這種情況,法人認為和碩(4938)今年EPS仍有七.五元,本益比僅九倍,遠低於鴻海(4938)的一二倍,反彈空間不小。

不過,市場已對於明年推出新一代iPhone提出預期,包括採用OLED面板、全玻璃及3D玻璃機殼等,其中OLED面板可能性最高,對於頎邦(6147)、瑞儀(6176)將明顯不利,加上瑞儀營收本身約有四成以上來自於蘋果(頎邦約一成左右),因此,即便法人預估瑞儀今年EPS超過六元,但在蘋果及蘋概股普遍低於一一倍以下來看,目前股價低於五○元並不意外。

資金朝Mac供應鏈集中

除了iPhone外,今年蘋果最大亮點其實來自於四年以來最大一次Mac改款,據法人報告及流出照片來看,新Mac不同之處在於增加兩側提聲器開孔、OLED顯示觸控條、蝶式鍵盤、Type-C全面取代USB 3.0、觸控板增加Force Touch或Touch ID、導入MIM+軸承設計等改變,法人預估,雖然日本熊本地震影響,今年下半年出貨量將較上半年增加四成以上。

其中,軸承最受法人青睞,樞軸相關代工費較原先空心樞軸高上許多,加上,新日興(3376)拿到七成數量外,兆利(3548)也取得一五~二○%訂單,若下半年蘋果及資金對於投資電子股氣氛轉變,有望獲得資金進駐。

而生產蝶式結構鍵盤背光供應商茂林KY(4935), Mac相關產品貢獻營收超過三成,新Mac帶動下,預料全年EPS有望挑戰七元,股價近期拉升後本益比已達十倍。另外,全球最大薄膜觸控開關廠科嘉KY(5215),蘋果Mac占營收比重更達六成以上,純度居台廠前茅,下半年在新Mac帶動下,營運有望大幅提升,全年EPS上看三元,加上含息三元,本益比低於Mac概念股,亦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