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焦點議題

社群媒體時代 網路直播當道
新浪微博開通直播業務 獲利突飛猛進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1894期

社群網路的崛起來自用戶的社交需求,發展壯大則根源於媒體特質,獲利突飛猛進是因為網路直播的廣泛流行。

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科技股IPO(首次公開發行)案,日前在美國及日本市場引發高度關注。日本即時通訊軟體LINE於七月中旬分別在紐約及東京兩地掛牌上市,上市首日雙雙傳出捷報,股價漲幅約二七%、三二%,對於沈悶已久的全球IPO市場來說,無疑是一項令人鼓舞的消息。

在亞洲地區廣受歡迎的聊天軟體LINE,其實是一家具有韓國血統的日本企業,它的開發商是NHN日本團隊,NHN則是韓國網路企業龍頭。起初,NHN日本團隊發明LINE是為了二○一一年發生三一一大地震的賑災用途,主要提供免費通話及短訊服務。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後來演變成為許多國家被廣泛使用的手機通訊軟體,以及熱門社交工具。

網路媒體興盛

成軍五年以來,LINE全球用戶數已超過二億人,大多數用戶來自日本、台灣、泰國、印尼等,但是在全球同業的競爭中持續面臨挑戰。作為日常使用的聊天社交工具,LINE的用戶數還比不上WhatsApp、FB Messenger、Viber以及中國的微信。但即便如此,在網路化時代,主流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依舊不容低估,它的未來性仍然獲得廣大市場投資者的認可。

在網路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主要有三種:搜索、電商、社群,三種模式都是基於人類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而產生的主流應用。然而發展至今,電商之間的競爭已十分激烈,搜索業務的門檻在於需要長期建構大量的知識庫,因此社群網路就成了兵家必爭的主戰場。

一般來說,社群網路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即時通訊工具如LINE、微信,另一種是綜合類社交應用,如Facebook、Twitter、微博。比較各平台的影響力,主要看的是總用戶數,或是評估單一用戶能夠創造多少價值。例如,截至去年底Line的月活躍用戶約二.一五億,平均每位用戶貢獻收入約五.一美元;而同一期間,Twitter每位用戶貢獻收入約七.二七美元,Facebook約一一.二七美元。

另一種簡單的計算方式是用戶市值比,即以總市值除以月活躍用戶,可以得出單一用戶的市場價值。例如Facebook單一用戶價值為二二二美元,遠高於微信的一二五美元,Twitter的三七美元,微博一五美元;以LINE在紐約掛牌首日的總市值約八七億美元,概算其單一用戶價值約三七美元。

這些社群平台的共同特點在於用戶黏著度高、逗留時間長,還具有很明確的社交屬性與媒體屬性。更準確地說,LINE以社交屬性為主,Facebook的媒體屬性則強於社交屬性,它更像是一種自媒體,一種網路媒體的主流形式。

新浪微博廣告量激增

今年以來,另一個開始受到關注的社群網路是中國的新浪微博(WB.US)。大陸新浪原本是經營入口網站和媒體起家,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為新浪網(SINA.US)與新浪微博。已分拆上市的新浪微博,起初的發展前景一直不被看好,多數中國人使用新浪微博,多半基於一種個人化的社交分享,商業模式並不健全。但如今新浪微博的發展卻像是中國版Facebook,在歷經多年虧損之後,終於在去年順利轉盈,帶動二月以來股價大漲突破三○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關於新浪微博崛起的原因,很多人說是因為網路名人大量湧現,也有人說它是「網紅經濟」下的產物,更直接的原因或許是視頻播放量大幅成長。據統計,去年第四季微博的視頻播放量達到二.九億次,較第三季激增五三%,廣告業務量隨之大幅成長。

和Facebook一樣,社交巨頭發展移動直播有著強大優勢。特別是微博自今年五月開通網路直播功能以來,舉辦多場網紅主題活動,光是五月就有超過二億人次收看,相關話題閱讀量更是突破數十億次。而且,網路直播的類型也不限於最熱門的遊戲、電競、秀場類,它還可能是教育、財經、音樂、美食、美妝等等垂直類直播。

微博受惠網紅經濟、名人效應,以及發展移動直播業務,最明顯的效益在於內容的改變,內容形式從早期的文字,往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向擴充。同時,微博內容的涉及領域也五花八門,迄今建立超過四○個垂直領域,吸引許多大型品牌商、中小品牌商、個人商家進駐該平台。

隨著用戶年輕化、內容多元化,微博的商業模式變成以內容吸引用戶,再以廣告將流量變現。廣告業務可以是廠商的冠名、植入、貼片、代言等等,也可以是直接販賣各種產品的電商銷售或販賣各類圖書、授課講座,並且透過視頻、直播等功能大量變現。

衝擊傳統影視娛樂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浪微博像是各類網站、各大視頻的綜合體,網紅和自媒體則是社群網路興盛之下的時代產物。它的崛起來自於社交需求,發展壯大根源於媒體特質,獲利突飛猛進則是因為視頻業務、網路直播的廣泛流行。只不過,和中國各大視頻網站的最大不同在於微博多數是短視頻。

中國大概是視頻產業發展最多元的國家,類似新浪微博等社群平台也憑藉其廣泛影響力加入戰局,可以說,視頻產業堪稱中國互聯網時代的龐然大物。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其實又和其他國家格格不入,很難對外輸出。像是名列中國五大視頻網站之一的愛奇藝,就將台灣視為搶攻海外市場的第一個據點,並且以單集二三萬美元的天價買下熱門韓劇《太陽的後裔》大陸及台灣的播映權。但今年三月愛奇藝台灣站正式開台至今,台灣民眾對這個新平台普遍無感,甚至對於愛奇藝是什麼來頭也所知不多。

網路直播平台百家爭鳴的景象,似乎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帶來的效應其實也有好有壞。由於直播平台的內容豐富、品種多樣,無形之中就成為各大傳統電視台、院線電影的主要競爭對手。今年第二季中國電影票房累計達一○二億人民幣,首次出現年增率轉負的現象,這可能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訊號。正在崛起的視頻網站與直播平台,將無可避免地對傳統影視娛樂帶來巨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