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標普連降中港評級 評價兩極
「中國風險」不可不防?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1954期

在中國金融市場積極尋求國際化的當下,標普突如其來的降評舉措,像是在提醒海外投資者,中國的債務風險不得不防。

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國際信評機構再度送來大禮。日前,標準普爾(S&P)先後將中國、香港主權信用評級各降一級,中國評級由「AA-」下調至「A+」,香港評級由「AAA」下調至「AA+」。此舉對於中港兩地金融市場產生的短、中期影響,以及中國官方如何回應,都引發市場關注。

金融市場反應平靜

下調主權信用評級,通常意味著資產品質下降,企業進行海外借貸的成本上升。九月二十一日標普調降中國評級,主要理由是○九年以來存款機構對於非政府部門的債權快速增加,債務增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將削弱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此一觀點與五月穆迪降評時的看法相似,也與一個月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對中國經濟的體檢報告看法雷同。然而,標普降評事件發生的當天,中港金融市場的反應算是平靜,人民幣及港幣未見大幅波動,陸債殖利率並未飆升。大陸股市與港股雖在隨後幾日出現修正,但降評事件未必就是下跌主因。

中國方面對此則是口徑一致、火力全開。財政部表示,標普關注中國信貸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也是國際信評機構對於中國經濟的一貫思維和錯誤解讀。《新華社》認為標普的評估已經跟不上中國經濟的步伐,中金公司則說這是誤診,《人民日報》說是無事生非。

提防灰犀牛事件

儘管評級下調對市場短期影響不大,但標普的評估仍然引起各方重視,似乎並非刻意唱空中國。按照過往的評級紀錄,標普曾在一九九九年下調中國評級,並在二○○四~一○年五次上調,事後看來,對於中國經濟周期的判斷大致準確。

中國債務風險是否可控,是各界經常探討的話題,看法往往十分兩極。近期摩根大通證券提出一項數據,是中國債務與GDP之比值已經在第二季末出現近六年來的首度下滑,由二六九%降至二六八%。儘管降幅不大,但整體債務不再大幅上升,說明官方的金融去槓桿和監管行動,取得一定成效。

其實,各界關心的債務風險問題,中國官媒也做過風險評估。七月十七日,在《人民日報》頭版出現一則標題,名為「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文章的主軸在呼籲各界重視金融風險,灰犀牛比黑天鵝更可怕,如果對於影響重大的「灰犀牛事件」選擇性忽視,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這篇文章陳述的「灰犀牛事件」有三個:房地產泡沫、資金外流、銀行不良資產增加。按照官方說法,這是中國經濟的三大隱患,並且直指一個核心:貨幣超發。以灰犀牛而非黑天鵝來比喻這三件事,主要是強調它並非隨機突發事件,而是發生機率高,破壞力極強,一旦中國的灰犀牛動起來,將進一步觸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很顯然,《人民日報》傳達的指導思想,與穆迪、標普、IMF的觀點並無不同,都是在預警金融風險的發生。只不過,當時官方一番精彩言論,外界看得一頭霧水,而且多半偏向政治解讀,認為此舉是在為十九大之前的金融監管和肅貪行動做鋪墊。

短期而言,標普降評事件看不出有立即性影響,因為中國股、匯、債市的國際化程度原本不高。然而,正因為中國金融市場正在尋求國際化,標普降評也像是一種風險提示,像是在提醒海外投資者,中國的債務風險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