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中國醫藥分銷行業

鄺民彬 文章摘錄自第1958期

二○一七年為中國推進「十三五」醫改計畫的深化之年,整條醫藥產業鏈迎來政策密集期,為產業鏈各個環節帶來不同的挑戰或機遇。根據中國商務部於今年六月份發表的《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二○一六)》(下稱《報告》),二○一六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涵蓋分銷、零售)的市場規模為一.八三兆人民幣,同比增長為十.四%。

然而,隨著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售價加成政策落地,預期二○一七年醫藥流通行業的增速將放緩。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中國醫藥分銷行業的市場規模至二○二○年會增加至一.八六兆人民幣,二○一六~二○年複合年增長率七.六%。

中國的醫藥分銷行業高度分散,《報告》資料顯示,截至二○一六年十一月底,共有近一萬二九七五間分銷企業。其中大型分銷商的市場份額正逐步提高,按收入計,二○一六年國內首四家全國分銷企業占有三七.四%市場份額,較二○一五年提高○.五個百分點。

「以藥養醫」為中國源用已久的醫療制度,通過來自銷售藥品的利潤,以維持公立醫院的正常營運。由於這個醫療制度牽涉多方利益,衍生出醫院過度用藥、藥品價格虛高等問題。中央政府為破除「以藥養醫」,故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出台,最終目的是推進「醫藥分家」,並降低國民的醫療負擔。眾多政策之中,兩票制和醫院零加成對醫藥分銷行業的影響較為深遠,以下將闡述兩項政策對行業架構、企業營運效率等方面的利與弊。

打擊藥價虛高的弊病

二○一六年上旬,總理李克強於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首次提出兩票制。隨後國務院醫改委於今年一月份,聯同八個部委發布試行意見,爭取二○一八年在全國落實兩票制。自中央的文件出台後,各省/直轄市陸續公布兩票制的落地方案。截至今年九月底止,全國只有西藏自治區尚未公布詳細的兩票制文件。而根據公開資料,安徽和福建為兩票制的先驅,早於二○一六年底前已全省執行,大部分省/直轄市於今年內會全面實施。另外,有四個省份包括新疆、甘肅、雲南及廣東於二○一八年全省推開。

所謂「兩票制」,即是從藥品生產企業到醫療機構整個流程中,合共開兩次發票。第一次「從製藥到分銷」,第二次「從分銷到醫療機構」。在兩票制未推行之前,分銷環節涉及多層的分銷商,容易造成藥品價格虛高的弊病。

倘若兩票制貫徹落實,最明顯的作用是壓縮分銷環節,製藥企業只會選擇一間分銷企業把藥物配送到醫療機構,有利收窄出廠價格與最端價格的差距。在政策推動下,預期一些分銷網絡布局較全面以及配送能力較強的企業最為有利。由於行業生態轉變,中小型分銷商的生存空間將受到擠壓,可能遭到自然淘汰或者被實力雄厚的大型分銷企業所併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安全局管司司長李國慶曾表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剩下三千家分銷企業是比較理想。

在香港上市的分銷企業,大部分為全國的龍頭企業,包括國藥(01099.HK)、華潤醫藥(03320.HK)以及上藥(02607.HK)。按二○一六年的分銷業務收入計,三間公司順序排在全國第一~三位。我們認為,三間企業將透過併購擴大和深化分銷網絡,以發揮規模效應,中長線會受惠於市場份額上升。

在醫院零加成措施全面落實之前,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大致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包括藥品加成、醫療服務收費以及政府補助。其中藥品加成政策為「以藥養醫」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最近的一次修訂為二○○六年。當時國家發改委允許縣及縣以上的醫療機構銷售藥品予病人時,以購進價格為基礎,順加不超過十五%的加價率,讓醫院賺取差價作為藥品加成收入。

醫院零加成衝擊分銷業務

取消藥品加成自二○○九年醫改以來已逐步實行,先後在政府轄下的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及縣級公立醫院推行,一六年進一步拓展至二○○個公立醫院改革城市試點城市。今年四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聯合公布,要求所有公立醫院在九月三十日前,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預期二○一七年會為國民節省六○○~七○○億人民幣藥品費用。然而,取消藥品加成同時為中國醫藥分銷行業帶來一些陣痛。

首先,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推開後,「醫藥分家」將會成為中國醫療產業鏈的大趨勢。一般而言,患者可以直接選擇在醫院自設的藥房或憑醫生的處方到零售藥房購買所需的藥物。惟缺乏藥品加成的誘因,公立醫院必定會減少藥物的採購量,對分銷行業的需求將會減弱,令行業短期的增長速度呈放緩。其次,藥品加成收入本身是維持醫院正常營運的「三頭馬車」之一,在政策貫徹落實下,收入來源依靠醫療服務收費以及政府補助。縱使有地方政府允許上調醫療服務收費及增加補助,相信亦難以完全彌補藥品加成的損失,對醫院的盈利能力構成壓力。對於醫藥分銷企業而言,醫院的盈利狀況轉弱,最大的影響是延長回款周期,令應收賬款顯著增加,不利其財務穩健性。

綜合而言,在香港上市的大部分為大陸醫藥分銷的龍頭企業,短期無可避免受到醫院零加成政策所影響,可能令分銷業務的收入增長放緩。但考慮到其分銷網絡布局相對完善,加上財政實力較為雄厚,相信中長線會受益市場集中度上升,進一步加強規模效應,令盈利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幅度。另一方面,「醫藥分家」將加速醫藥零售行業的發展,不過,現時幾間分銷龍頭企業的零售業務占比較低,其對企業盈利增長,或需較長的時間才能浮現。

(本專欄由鄺民彬、陳至勇、黃齊元、李孟洲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