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中港股上市規則大競賽
新創企業IPO享受快速通關禮遇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1977期

當A股與港股的上市制度持續向新經濟靠攏,如何捕獲獨角獸,對投資者和交易所都是重大課題,兩地創業板個股也再現集體大漲的盛況。

春節過後,中港兩地的創業板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深圳創業板指數從二月七日最低一五七一點起算,短線急漲十五%;港股當中,近期也以代號「八字頭」的創業板個股漲幅最大。這些個股不斷放量,換手積極,意外成為春季行情的主角,很可能與「獨角獸」一詞過於火熱有關;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不過是一段超跌之後的反彈行情。

獨角獸概念大熱

過去一年中港創業板的最大利空,似乎都和上市制度有關。去年六、七月間,香港創業板曾經發生股災,最大利空是來自港交所計畫成立「創新板」,吸引「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創企業赴港上市。據港媒報導,此舉一度令創業板「殼價」大跌,「八字頭」個股不斷被拋售。

A股創業板的強弱,也一向和IPO的周期密切相關。自一三年算起,創業板指數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大漲超過四倍,最高峰出現在一五年六月的四○三七點,這段時間剛好也是新股發行量最少的時候。

但此後的兩年半,IPO家數不斷遞增,去年達到四三二家,每周約有八~九家新股上市,且以中小型股為主,這期間A股創業板也歷經大大小小的股災,泡沫化疑慮始終存在。

A股IPO「塞車」的問題,一向為市場詬病,直到最近終於有所緩解。年初以來,證監會核發IPO批文的數量,每周少則兩家,最多只有三~五家,和去年相比已明顯減少。此外,更引人注意的是,準備赴A股上市的富士康FII,在IPO初審階段就獲得特殊禮遇,走的是即報即審的快速通道。

FII走上IPO快速通道,很明顯是獲得官方以特案處理。一般認為,官方此舉的宣示意義濃厚,除了暫時擱置IPO排隊的問題,目的是在引入一批獨角獸企業,而A股的上市制度也要向新經濟靠攏。

最近的幾則政令和媒體報導也都與此有關。像是《新華社》發文呼籲新股發行制度必須改革,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夢該圓了。緊接著,證監會也表態支持發行制度改革,將針對高端製造、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提供類似富士康FII的IPO快速通道服務。於是,「獨角獸概念」在A股大熱,富士康供應商、小米供應鏈股價紛紛大漲,創業板指數也在此一背景下急速反彈。

「同股不同權」掀起話題

如何捕獲新經濟獨角獸,對於投資者或交易所來說,都是一項重大課題。為此,港交所也備妥了一系列方案,但方法並非增設「創新板」,而是在《主板規則》新增章節,容納沒有營收的生技公司、同股不同權的新創企業、申請第二上市的企業直接在主板上市。

其中最受關注的焦點,還是在於是否接納同股不同權企業。此類企業的股權架構又稱為AB股模式,包括谷歌、臉書、阿里、百度、京東等科網股都是採用此模式,即針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一股只有一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一股擁有N票投票權。也就是說,此類企業的股權架構為雙層,「一股一票」與「一股N票」。

根據港交所公布的第二輪諮詢方案,當局計畫給予創辦人在內的「特殊股東」,一股最多可擁有十票投票權,但「一股一票」的同股同權股東,其投票權不得少於十%。這也意味著,「特殊股東」投票權上限為十倍,只需持有九.一%特殊股權,就能擁有「話事權」。

放寬同股不同權的話題,對港股而言猶如興奮劑。去年底港交所公布了第一輪諮詢方案,初步鎖定的是估值百億港元以上的創新企業。近期又公布第二上市的制度標準,容納在紐交所、那斯達克掛牌的同股不同權公司赴港上市,等於為中概股的回歸鋪平了通道。不過,此通道原則上只容納大市值企業,而A股的IPO快速通道,還是由官方說了算。

A股需提防抽水效應

當A股與港股掀起上市規則大競賽,新經濟公司的熱潮再度蠢蠢欲動,初步看來,對中港股市的整體影響十分正面,創業板個股再現集體大漲的盛況。但相比之下,港股的交易自由度高,又擁有國際資金與內地資金的雙重挹注,對吸引新經濟公司較占優勢。而倘若A股要擁抱自己的獨角獸企業,仍須提防資金面的衝擊。

去年中概股奇虎三六○自紐交所下市,回歸A股借殼江南嘉捷,曾拉出連續十八個漲停板。假如針對上百家獨角獸企業開闢IPO快速通道,A股市場恐掀起另一股新股淘金熱,市場的流動性水位也將明顯下降。

以往中國媒體評估IPO對市場的衝擊,多半是說抽水,而非凍結資金,原因在於新股抽籤已改為「貨到付款」制,並不存在凍結資金的問題。而A股市場IPO的常態化,卻造就了市場追逐次新股成為一種常態,這種現象就像是往股市裡插上一根抽水機管子,開足了馬力硬往上抽,抽水機經年累月運作的結果,將導致市場缺水。新創企業IPO可以享受快速通關禮遇,需提防的負面效應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