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新股破發成為新常態
共享經濟頻頻爆雷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2002期

新經濟企業風光上市的背後,市場反應似乎異常冷淡;如何打敗「破發魔咒」,也成為新股上市的艱難挑戰。

今年以來香港IPO市場異常火熱,截至七月底共有一三四家公司赴港上市,另有超過一五○家公司已向港交所提出主板上市申請。在美國股票市場,中資企業的IPO數量也呈現倍數增長,預計全年達三五件以上,創二○一○年以來新高。眾多上市案件當中,約有六成被歸類為新經濟企業,但大多數都跌破發行價,企業市值嚴重縮水。

破發率異常偏高

據研究機構估算,港交所主板於二○○○~一八年發行的超過一三○○家公司當中,上市首日破發的比重約三○%,一個月內破發的比重約四○%,一年內只有四○~五○%企業破發,而且不同行業之間的破發率差異不大。

與往年的案例相比,今年的破發率異常偏高,上半年赴港上市的新股破發率約七五%,進入七月之後,破發率已超過八○%。在破發的新股中,又有將近一半企業的股價跌幅超過四○%,這些企業的共同特徵則是成立時間短,到了上市階段仍然尚未盈利,難以支撐過高的估值。

七月十二日內地知名直播平台映客(03700.HK)的上市,一度備受看好能夠終結獨角獸破發魔咒。與虎牙(HUYA.US)、B站(BILI.US)等同業相比,映客過去三年皆有獲利,去年底帳上現金有二○億人民幣,以去年淨利計算的上市本益比僅八倍。

映客以每股三.八五港元上市,對應市值約七八億港元,上市首日股價一度衝高至五.四八港元,漲幅達四二%。但隨後幾日股價一路下滑,一個月後最低跌到一.七九港元。以低估值上市的映客,股價接連暴跌,不得不令人聯想公司股東有急於上市套現的意圖。

就在映客上市的當日,共有八家新股IPO,港交所也迎來最忙碌的一天,還發生鑼不夠用的尷尬情況,傳統的敲鑼儀式只能草草結束。事後看來,這一天像是一個轉折點,許多新經濟股的股價從此一路崩塌,獨角獸熱潮頓時冷卻下來。

新經濟股面臨大整改

與股價暴跌相對應的是一連串整改風潮,今年以來內地互聯網企業似乎遭遇了史上最強監管,許多網劇被下架,P2P網貸平台爆發倒閉潮,直播與短視頻平台遭下令整改,包括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等多家平台被立案調查。

近期最受關注的則是共享經濟領域連續發生的諸多社會問題,《人民日報》、央視對於滴滴順風車的乘客遇害事件都說了重話,與共享經濟有關的各行業也面臨重新檢視。

共享經濟是將個人或公共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的部分分享出來,業態十分多樣,至少包括交通運輸、金融投資、娛樂媒體、生活服務等等。共享經濟剛興起時,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沒過多久就發現,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暗藏違法訊息,共享單車會侵占公共資源,P2P變成違法吸金平台,網約車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以往提到共享經濟,《人民日報》說它是撬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實際上,共享經濟也確實撬動了一部分社會資源,而且養活了一批獨角獸企業。不過,這些被分享的社會資源往往帶有某種公共屬性,若不稍加規範,任由它野蠻生長,也可能侵犯了公共利益。

一般新經濟企業遇到股災,頂多是股價大跌估值下修。一旦損傷共享經濟的招牌,與此相關的獨角獸企業,存活機率也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