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股民追捧 陸金融股逆勢補漲
政策盤…中國股民放膽炒作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250期

中國金融類股股價,最近活蹦亂跳的演出,背後其實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弄;探究得更深遠的話,源頭甚至可以溯及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海峽兩岸間的緊張關係全球矚目、東亞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題材(美中對峙)火紅,再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積極推展以當地國營企業(SOE)為首,以及高科技導向等的中國式「新經濟」,使得過去長時間以來,一直坐在冷板凳的港股中各類型的中國國企股,今年來突然地活蹦亂跳起來。

如此的炒作氣氛,現在也一路延燒至中國股市中的銀行與證券公司的類股。以中信銀行(China Citic Bank Corp.;股票代號:601998.CH)為例,今年來在上海證交所上市的股票就上漲三○%左右,並且在今年五月九日盤中,還以八.二七人民幣寫下自從一八年二月七日(即過去五年又三個月餘)以來的最高紀錄。

背後一隻手

此外,無論是中國農業銀行(601288.CH)、中國工商銀行(601398.CH),以及中國銀河證券(China Galaxy Securities Co.; 601881.CH)等其它當地的國營金融業者,一反過去的低迷,今年來的股價表現也都相當活潑。

平心而論,目前的大環境,其實並不一定有利於金融業的營運;例如,自從當地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許多當地的金融業者,其實都隱藏著帳面上並未顯示出來的問題貸款,數量極其可觀等問題。因此,繼當地的通訊、原油,及半導體等的國企類股之後,銀行與證券類股也出現了有樣學樣的現象,顯然是股民追逐下所造成的補漲行情。中國石油天然氣(601857.CH),今年來就大漲了近五○%的幅度。

相對而言,整個中國股市的行情,目前其實正陷入了欲振乏力的窘態;涵蓋二七八五家成分公司的深圳證交所綜合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還不到二%;因為中國大型的國營企業,多在上海證交所上市。

然而,中國股民也並非全然無的放矢;去年十一月,身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的易會滿,在公開場合演說時所陳述的一席話別有用心,極力鼓勵投資人以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思維,來重新評估、審思當地國企類股所應該具有的價值。而如此的一番話,無非是要回應去年的十月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出的「國營企業優先」的「新經濟」原則。

在習大大所管控的中國,做生意要先「跟黨走」;因此,做股票,又豈能違背黨的意思?而為了配合黨的意思,接著下來,去年十二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就提出了三年的「行動計畫」;其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協助中央政府所掌控的國營企業的股價,回復到其「適當」的價位水準。

獲利不出色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包括:中國銀行(601988.CH)、中國農業銀、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建設銀行601939.CH)在內的為當地中央所直接控管的「四大銀行」,以及當地其它大型的國營金融業者的獲利能力,其實都不是很出色,儘管前述的這四家銀行,在全世界的銀行當中,排名名列前茅。

因為國營企業的營運效率,比起民間企業總是較差,中國自然也不例外。況且,到目前為止,當地的金融體系依然受到嚴格的管控,以至於整個市場仍顯得相當的封閉。據美商金融業者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截至去年底為止,全中國的金融業所擁有的外國資產,累計也僅有近二%的比重而已。中國的金融業與當地充滿活力的製造業,實在難以同日而語。

但無論如何,易會滿在演說中,的確說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國的金融類股應該具有的價值(股價),顯然低於市場的認同;如此的窘境,不難由這類的股票超低的價益比(P/E ratio)看出:雖然股價回升,但目前中國四大銀行以預估未來的每股盈餘來計算的價益比,卻沒有一家超過六倍。

不過,真正要提升中國的金融類股的價值,恐怕得從改善獲利能力方面來著手,而非硬拉股價了。然而,也並非所有當地的金融類股,都能有「逆勢」演出;渤海銀行(9668.HK )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今年來就再下跌了三八%以上,為第三年連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