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中國機器人全速向前行
供應全球大半工業用機器人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293期

面對著美國拜登政府對當地高科技祭出的制裁,中國政府於是希望在機器人這個產業,也可以趕緊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紅色供應鏈。

自從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於一九七八年推行經濟改革開放以來,至今已步入第四六年。在這一段尚不到半個世紀的期間裡,中國不但由原先的一個赤貧、完全封閉的鐵幕社會,躋身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當地許多高端科技產業的發展,如今在全世界也都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完成的首份「全球無人機(drone)專利布局報告」中,就顯示中國穩居智慧無人機專利的霸主地位;光是中國一地一年所遞出的專利申請的總件數,就囊括了全球總申請數量的大半。此外,中國的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產業的不斷地大幅擴張,在全世界也是有目共睹的:身為當地業界龍頭的比亞迪(BYD Co.; 01211.HK),遲早都將會取代美國的特斯拉(Tesla Inc; TSLA.US),成為全世界電動車界的新霸主。

輸人不輸陣

近些年來,當地政府卯足全力在開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趨勢產業上,所展現出來的熱誠與成就,也同樣令人難以忽視。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指出,中國AI技術的發展,目前在全世界也已經名列前茅;這項技術的成熟,又帶動當地的無人機,及機器人(robot)等方面的蓬勃發展。

二三餘年前的時候,由鄧小平於一九五三年在長沙市創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ce Technology),所組成的科技團隊,推出了中國第一個「類人型機器人」(humanoid robot)「先行者」;其靈感乃來自美國與日本兩國所生產的機器人,可說是中國版機器人的原始人。

然到了二○二二年,中國就已經生產了六○○萬個以上的「服務機器人」(service robot)了。去年十一月中國政府更頒布了一項計畫:到了二五年當地就要開始大量生產「類人型機器人」。

中國意圖成為全球機器人的霸主(就如同其對其他的科技產業的意圖一般),是相當明顯的;而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聲令下,全國的地方政府動員了起來,全力投入該產業的發展;而其邁開大步向前行的速度,也相當令人矚目,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指出,至二二年為止,全世界各地安裝的工業用機器人,有高達一半的比重(逼近三○萬個關卡),就已經全出自中國的業者之手。

遭美國制裁

其次,依序才是日本與美國,以及南韓、德國、義大利等先進國家。而日本同一期間安裝的工業用機器人的總數量,相對也只不過五萬個左右。

而如果以平均每個工人所配置到的機器人數量來看的話,目前的中國,也已經躋身全世界自動化(automation)程度第五高的國家了。

○三年四月在深圳創立的深圳市匯川技術公司(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300124.CH),製造的機器人就是用來生產手機,及LED燈泡等產品;該公司表示,未來不出五年,其製造的機器人所需要的零組件,可能就可以全由本土的上游廠商來供應。然而,到目前為止,其實中國大部分的機器人製造商,都還沒有辦法做到如此程度;而面對著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對當地高科技的制裁,中國政府於是希望可以趕緊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紅色供應鏈。

就股價的表現來看,儘管根據預估,未來深圳市匯川技術的業績,仍然可以持續創下新歷史高峰,但自從股價於二一年八月五日盤中,以八九.○五人民幣寫下史上最高紀錄之後,就陷入了上下來回大幅震盪。而當地另外一家AI的大型業者科大訊飛(iFlytek Co.; 002230.CH),股價的表現就更為疲弱了。政經大環境不佳,有以致之。儘管如此,根據彭博商業資訊社(Bloomberg)以預估未來的每股盈餘所計算出來的價益比(P/E ratio),目前匯川技術仍在三四倍以上;而科大訊飛更逼近一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