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焦點議題

吳嘉隆:武肺當成爽約藉口
新冠病毒是天災或人禍?美中不同調

劉瓊雯 文章摘錄自第2079期

美中第一階段協議剛簽署完畢,中國武漢即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在疫情的爆發下的中國是否能履行承諾,顯然已成為另一受關注的焦點。

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從一八年至今近兩年,在這段期間,貿易戰打打停停,雙方因各種因素不斷使談判面臨停滯、甚至惡化,戰況可以說是時好時壞,不過就在二○二○年元月十五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讓耗時已久的貿易戰終於暫時停火。

就在協議剛簽署完畢後,中國武漢卻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疫情,在疫情的爆發下中國是否能兌現協議的內容,顯然已成為貿易戰另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

根據協議貿易協議文本中第七.六條款「其他」當中條款的相關規定,如遭遇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控的不可預料狀況,導致一方延誤,兩國應進行磋商。《彭博》曾經報導,據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有意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就無法按時遵守協議,向美國提出磋商要求。AIA Wealth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吳嘉隆指出,中國未來有機會用肺炎因素而不履行承諾。

「採購」為履行承諾關鍵

將時間拉回至一月中旬,肺炎疫情爆發後,當時已不斷有專家質疑,病毒有可能從位於武漢病毒研究所的P4實驗室「逃脫」出來。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二月十日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的採訪時,談到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起源問題必須得到回答,並認為中國必須對病毒的起源負責。對此,吳嘉隆表示,在納瓦羅談話中已透露出美國的態度,意指若疫情並非天然災害,而是蓄意投放,美國就不能接收中國疫情的理由來不履行貿易協議,甚至重新談判,所以目前雙方爭執的點在於此事件為「不可抗拒」還是「人為」因素。

往第一階段協議公布的文本來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分為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金融服務、農業、匯率、擴大貿易以及爭端處理機制等大項,其中農產品採購部分,根據協議內容,中國承諾,每年將實現採購四○○至五○○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以及在未來兩年至少增加採購二○○○億美元美國產品,分布在製造業、農業、能源與服務,到協議簽署後的第二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將成長一倍,這將大大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吳嘉隆認為,中國對農產品採購的部分完全「過度承諾」,不過,採購的部分也是最容易驗證中國是否能履行的關鍵,如今中國發生疫情,又多了一項理由來違約。

中國經濟停擺

往中國經濟的部分來看,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已加劇了中國經濟的不確定性,更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的傷害,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一九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成功「保六」,較前一年增長六.一%,符合官方在年初設定的六~六.五%的目標範圍內,若按季度來看,第一季至第四季GDP年增率分別為六.四%、六.二%、六%和六%,呈逐季下滑走勢,不過,這也是中國自一九九○年以來,近三○年最低經濟增長速度,更有分析師預測二○二○年中國GDP恐將「破六」,進一步減慢至五.九%。

如今在疫情因素之下,中國為防堵疫情擴散,許多城市進入封城或封閉式管理,儘管中國政府宣布二月十日全面復工,但中國仍有超過八○座城市實施封閉式管理,造成人員移動困難,也有許多公司員工也因疫情沒有和緩跡象,不願返回工作崗位,造成數家企業難以復工。

由此可見,中國的內需及金融體系顯然已受到疫情的影響,而自疫情爆發以來,多數國內外機構皆紛紛下修中國GDP成長目標值,據花旗出具的報告中指出:若疫情能在三月底得到控制,預測中國的第一季度GDP增長為三.六%,全年經濟增速由此前五.五%調低至五.三%。

疫情加速中國經濟脫鉤

美國銀行則預估中國首季GDP會從五.八%降至五.六%,全年可能降到五%;瑞銀報告也指出,即使疫情在第一季就獲得控制,考量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首季GDP恐僅有三.八%,全年五.四%,但若疫情延續至第二季,全年GDP將降至五%以下。

吳嘉隆說,中國的封閉式管理,影響製造業生產和服務業甚巨,接下來中國的情況將會演變為:已外移的產能回不來。尚未外移的企業,未來接單將會出現問題。此外,在貿易戰期間,美國總統川普曾在推特貼文,要求美國企業撤出中國,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生產基地,包括回流美國境內,目的是要讓中國經濟脫鉤,如今疫情爆發,導致廠商已不能在中國生產,可能會加劇中國經濟脫鉤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