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外資撤離 陸生技產業失色
曾與房地產並列中國兩大泡沫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270期

儘管當地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未來醫療保健等相關領域,將會是個很大的市場,然當前的大環境,卻不利於其發展。

二○一五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聲令下,全國人大會議提出了「中國製造二○二五」(Made in China 2025)的一項新經濟規劃。除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無人飛機(drone)、機器人(robot),以及新能源(new-energy)等的產業之外,製藥業也同樣被列為發展重點。

習近平徹底掌權之後,想要稱霸全球的野心─即其治國的核心理念,就在這個全方位的新經濟規劃中,完全地表露無遺。而就是如此的野心,立即引發美國政府的極度關切。之後,美、中關係急速惡化,美國政府也開始圍堵中國部分高科技產業(與軍事有關)的發展;而中國政府立即加以反制。

仰賴外來資金

就是在如此對立的氛圍之下,來自美國及其他地方的創業投資資金(venture capital; VC),不是減緩,要不就乾脆撤離在中國製藥業市場的投資。如此的劇變,對於中國的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產業,於是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因為外來的VC,仍是中國的生技產業很重要的資金來源。

此外,現階段中國經濟陷入低迷、生物科技市場全球性泡沫化的破滅等因素,也都是造成現今中國生技產業發展大褪色的原因。

二○二一年以前,全球生物科技的市場曾經吹了一股泡沫化的風潮;並且直到去年美國聯準會(Fed)吹起了一股升息風之前,達到了最高峰。以美股中涵蓋二六四家成分公司的那斯達克生物科技類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為例,其史上最高紀錄,乃於二一年八月十日盤中創下的五五一七.七七點;之後走空,並一路跌至去年六月十六日三三二二.四二點的最深谷底,最深的跌幅接近四成。

歷史性的低利率,再加上二○一九年底爆發於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等因素,即是造就當時歐美國家生技業歷史大多頭的主因。

而在中國方面,同樣也曾經感染了這一股大風潮;因此,不只是當地房地產市場而已,當時其生技產業泡沫化的程度,其實,比起美國的,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研究機構PitchBook Data統計,二○一五年創投業者投入在中國生技公司的資金,尚僅為十二億美元左右的規模;然後到了二○二一年,則一路膨脹達一九三億美元左右的史上新高紀錄。

類股應聲倒地

不過,既然不但利多的因素全然消失,而且,諸如:美中關係惡化、中國經濟景氣陷入低迷等地的利空因素,一個個接踵而至,中國生物科技的市場,就立即受到很大的衝擊:去年創投業者投入在中國生技公司的資金,就已經滑落至近八九億美元的水準了。與此同時,當地醫療保健類股的股價紛紛應聲倒地,這同樣也不利這些公司未來資金的籌募。

在中國,生物科技相關創投業的發展快速,也愈來愈成熟;不過,在新興(startup)企業的這個部分,由於投資風險極高,目前整個市場的架構較歐美國家依然顯得落後,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而目前的情勢,顯然不利於其發展。

不同於其它產業,生物科技產業雖然可以解救人命,不過,由於投資該產業具有極高的風險─要研究發展(R&D)一種新的產品,不但所必須投入的時間非常長久,而且不保證必然可以成功、帶來獲利,於是有著「慈善性資本主義」(philanthropic capitalism)的高尚稱謂;意味著所投

入終究可能血本無歸。

而儘管當地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未來醫療保健(health care)等相關領域,將會是個很大的市場,然而,當前的大環境卻不利於其發展。受到如此的衝擊,身為中國最大藥廠之一的江蘇恆瑞醫藥(600276.CH)的股價,自新高以來也出現了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