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陸消費網路股跳樓大拍賣
時不予我 價益比低仍乏人問津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285期

儘管公司派介入護盤,中國大型網路概念股的股價走勢依然軟趴趴;理由很簡單,因為這類公司,並非國家當前積極培植的策略性產業。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二一年,可以說是中國消費性網路(consumer internet)概念類股的命運轉捩點。

在此之前,無論是身為中國網路零售業的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BABA.US)、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電玩廠商,及中國最大的數位(digital)業者的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 00700.HK),抑或全中國排名第二大的電玩業者網易(NetEase Inc.; 09999.HK)等等的網路大型企業,無不營運氣勢如虹、快速聚積人氣,帶動股價競相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的風潮。

騰訊控股當初快速躋身全中國總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而整個網路相關企業的份量,在中國的經濟中,很快地也顯得愈來愈重。豈料,進入了二○二○年代之後,基於「資訊安全」等理由,北京政府卻突然伸出了一雙看不見的手,開始對當地消費性網路的相關大型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關切」。

人怕出名豬怕肥

由於當時這類公司的股價已紛紛泡沫化了,政府一聲令下、突如其來不友善的態度,導致走勢立即由多翻空、股價出現持續向下修正的頹勢;估計光是二一年初至二二年末期的這一段期間,中國消費性網路概念類股的總市值,累計就蒸發掉近一兆美元。

緊接著下來,雖然當局對於業者的管制出現了鬆綁、手下留情的態勢,然而,這類企業在營運上,卻又必須面對中國愈演愈烈的全面性消費者信心危機,所造成的衝擊。由於現在民眾愈來愈吝於消費,去年第四季,中國每個月的消費者物價較前一年同期,通通陷入萎縮的窘態。

去年底,當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NPPA)推出了網路遊戲新規草案(限制業界對於新線上遊戲的支出)之後,立即導致騰訊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十二月二十二日重挫達十二.三五%。為了支撐股價,此後該公司於是大幅加快了股票回購的步伐,每日回購的金額,由之前的近三億七五○○萬港元,提高至十億港元左右;而光是去年十二月,騰訊控股買入自家股份的總金額,就已達一○○億港元(約三一○○億台幣)的規模,再創新紀錄。

儘管公司護盤,但是依然難以挽回股價低迷的頹勢;今年以來,騰訊控股的股價又再下挫了七%以上,為第四年連續下跌。而中國其他的消費性網路概念類股,情況也很類似;顯然說現今當地股民的信心有多低迷,就有多低迷了。事實上,關於網路遊戲新規草案,由於現在中國政府對於陸股行情的崩跌,正苦無對策,因此,最後還是收回了成命。

除了騰訊之外,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之一的馬雲,以及另一位出生於台北的創始人暨現任董事長蔡崇信,更是親自跳下股海來撐盤;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al)報導,去年第四季,蔡崇信就透過家族的投資工具,買下了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存託憑證(ADR),總值達一.五一七億美元。

好漢不談當年勇

此外,在同一期間,馬雲也買下了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總金額亦有五○○○萬美元左右的規模;然而,這些動作對於阿里巴巴的股價,也僅帶來短暫的激勵而已。由於這類公司的價益比,多已經滑落到僅十倍附近了,此刻進場投資中國大型網路概念股,似乎不失為長期握有不錯的時機。

不過,中國股民恐怕不會這樣想;因為現在中國政府所重視的,乃在於諸如:人工智慧(AI)、半導體(semiconductor),以及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等相關的「硬科技」(hard tech)產業,並希望全國的金融資源多投入於這些方面,以對抗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科技制裁。反之,一時之間,當地消費性網路相關的產業,就被打入了冷宮。

例如,為了追求半導體零組件的自給自足,根據中國海關所發布的數據,去年當地進口用於製造電腦晶片的機器設備,累計總金額達四○○億美元左右,較前一年增長了十四%;此乃因為中國正在迅速興造新型的半導體工廠

這一回中國股市行情的走空,就曾導致股民跳樓的事件;而如今股民對於當地消費性網路的相關類股,仍有如驚弓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