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外商捨不得陸車市這塊肥肉
競相尋求與當地軟體科技業者合作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301期

去年本土汽車廠商在中國市場累計的汽車銷售量,有史以來首度超越來自海外的車商。由於競爭白熱化,逼得中國市場中的部分日系車商一度萌生退意。

據中國的汽車協會機構CPCA(the China Passenger Car Association)指出,今年三月全中國汽車的總銷售數量,累計為一六八.七萬輛,較前一年同期增長了六%;然如果與前一個月比較的話,其增長的幅度更高達了五三%左右。

不過,如果包括了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car)等在內的所謂的「新能源車」(new-energy vehicle),今年三月全中國的銷售量則為七○.九萬輛,較前一年同期還是有達二九.五%的兩位數增長幅度。儘管中國整個車市的需求今非昔比,然其新能源車市場,還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及增速最快的地方。

需求觸底反彈

中國車市的需求,看起來似乎觸底反彈了。而CPCA對於接下來中國車市需求的態勢,因此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一方面因為是四月有多家車商陸續推出了新車種,將可以激勵買氣;另一方面,面對著當前當地所面臨的消費者信心危機,北京政府也會祭出購買大型商品(big-ticket items)的鼓勵措施。

相對而言,由於業界競相祭出的削價措施(原本為了刺激買氣),戰火一波波難以止息的緣故,反而引起了消費者的觀望;加上農曆年長假的關係,全中國的汽車總銷售數量,才會由一月份超過二○○萬輛的關卡,一下子大幅掉落至僅一○○萬餘輛的水平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市正經歷遽變:去年中國本土的汽車廠商,在當地市場累計的汽車銷售數量,已經有史以來首度超越來自海外的車商;相信這種本土車商崛起的趨勢與發展,今年只會持續下去。正因為如此,市場的競爭愈趨白熱化,是可以預期的;而如此的演變,對於外國車商自然是個極大的挑戰。

為了更融入當地的市場,外國車商紛紛地與中國當地的軟體科技業者合作,好在其所製造的汽車裡,加添各式各樣的電子軟體系統配備,來迎合當地消費大眾的口味。

例如,不久前南韓汽車龍頭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 Co.; 05380.KS),及旗下的起亞汽車(Kia Motors; 000270.KS)就宣布,要與百度(Baidu Inc.; BIDU.US)合作,以便其在中國製造的汽車中,加入「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軟體的元素。而身為日本汽車業界二哥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Co.; 7201.JP),也同樣找上了百度。

此外,日本車界龍頭的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 7203. JP),則尋求與身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電玩廠商,及中國最大的數位(digital)業者的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 Ltd; 00700.HK)合作的機會。

外商既愛又恨

面對外國車商的反撲,本土業者自然也不甘示弱;包括了:重慶長安汽車(000625.CH)、東風汽車集團(00489.HK )、賽力斯集團(601127.CH),以及吉利汽車控股(00175.HK)等,都打算在今年內,將位於深圳的華為科技(Huawei Technologies Co.)近期所開發推出的軟體設備,加裝在其所製造的汽車裡。

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對於日系的車商來講,尤其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當地本土汽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對外商造成了愈來愈大的壓力。尤其自從其電動車市場陷入了一場血淋淋的削價割喉戰之後,錢更是不好賺;然對於諸如賓士集團公司(Mercedes-Benz Group AG; MBG.GR)的外商來講,中國卻為其最重要的單一市場。

面對著如此的情況,中國本土業者日子也不見得會好過;獲利能力低迷所導致的股價不振,是普遍的現象。不過,其中的賽力斯集團卻由於過去長期虧損的窘境可望獲得改善,並且終於轉虧為盈,股價因此受到激勵,今年來不但進一步上漲了近十四%的幅度,三月十八日盤中還以一○六.六六人民幣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