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川普效應 世界工廠遠離中國
前三季陸企業赴外投資逾一二○○億美元
海外市場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總營業額中,目前所占比重僅約一成;可以預見的是,川普總統的新經貿政策,勢必迫使陸股中許多公司做出調整。
過去幾年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強盛時期,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廠商,為了降低營運的成本,紛紛前進中國各地投資設廠,所謂的「世界工廠」於焉產生;接著下來,「紅色供應鏈」也在全世界的製造業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當年的中國,憑著全球最強旺的人口紅利、大幅提升的基礎建設,及不斷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等有利因素,的確很快地就成為全球吸金王。豈知世事難料,如今在美中兩強對峙之下,「全球化已死」─誠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說,不但投資中國的這股熱潮一下子退了流行、外商不再眷戀中國市場,現在連中國本土廠商也都拚命往外跑,將生產基地移往它處落腳,以免一不小心就在「黑名單」榜上有名。
海外投資五大首選
據研究機構fDi Intelligence統計,去年中國企業赴西方國家以外的地區,所從事的「綠地」外來直接投資(「greenfie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累計就以一六三○億美元左右,大幅刷新史上最高紀錄。反之,自從一八年以來,外商在中國這方面的數據,卻不斷明顯地萎縮創新低。
所謂的「外來直接投資」,指的是外來的廠商,直接投資在當地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等方面,與投資在金融市場等流動性高的「外來間接投資」(FII)有所差異。而如果再加上「綠地」的話,指的更是純「籌建新廠」的部分,並未包括既有工廠再加添上去的部分。就此來看,去年中國企業赴西方國家以外地區的FDI,甚多都屬於「處女投資」。
而這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摩洛哥、馬來西亞、越南及哈薩克五個地方,可說是中國企業的首選,是去年其海外綠地投資著墨最深的地方。
而在川普(Donald Trump)重現江湖(二五年一月二十日將入主白宮)之後,勢必更將改變國際間整個海外投資的生態;尤其其眼中釘的中國,受到的影響勢必更大。今年前九個月全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的總金額,累計已為一二四○億美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九.二%;而這股赴外投資的趨勢,還只是方興未艾。
除了經貿之外,全球許多國家在國防軍事,及對抗全球氣候軟化等方面議題,也都會因為川普的重返白宮,而出現大變調。
然而,導致中國製造業出走蔚為風潮的,除了川普信誓旦旦要將中國製商品的進口關稅,大幅提高至達至少六○%的水準之外,中國自身的經濟正陷入消費者信心危機、內需長期低迷不振的窘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超前部署因應挑戰
事實上,海外市場在中國的股票上市公的總營業額裏頭,目前所占比重僅約一成左右;相對來講,日本的該比重,則為近三五%。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川普總統的新經貿政策,勢必將迫使陸股中的許多公司被迫做出調整。
不過,也有少數公司已超前部署了;例如,近幾年來,同樣屬於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US)供應鏈的電子零組件廠商歌爾(Goertek; 002241.CH)與立訊精密工業(Luxshare; 002475.CH)這兩家業者,就早積極地前往東南亞各地擴張與布局,使得其海外市場的營運比重節節高升,目前就已經分別達九三%,及八九%的水平了。
但川普也絕非省油的燈,有了過去四年的執政經驗,中國出口商所慣用的迂迴戰術(在他國生產再外銷美國市場),他也並非無法看透。未來新一波的貿易(圍堵)戰要如何打?精彩可期,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