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香港房市如「腦溢血」 解藥難尋
豪宅、住家、商辦甚至房租全崩盤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331期

中國股房市與經濟救不起來,不但讓當地消費者的信心土崩瓦解,對於香港的股房市與經濟,也是一場夢魘。

有著「東方明珠」美譽的香港,地狹人稠、位處國際交通要地,曾為全世界最吸金的地方。過去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無論是住家抑或商辦大樓,價位高不可攀、傲視群倫;如此的「高傲」姿態,更讓這塊總人口近七五○萬人的貴寶地寸土寸金,顯得無比尊貴。

豈料,如今不但風光盡失,豪宅、住家、商辦大樓、甚至是當地租屋市場的行情,也通通全面性大崩盤。當年閃閃發亮的一顆「明珠」,短短幾年間卻淪落到如此「謙卑」下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難以想像。

香港房地產業者與中國同業,可說是難兄難弟,因為兩地房市泡沫破滅的時間,都出現在二○二一年。而自當年年底以來,香港住宅房市的行情,至今已經重挫了四分之一以上的幅度;並且在二四年九月,價格還創下了過去八年來的最低水平;而累積未售屋的總數量,更寫下了過去二十年來的最高紀錄。在當地的商辦大樓的空屋率方面,目前也創下了過去長達二十五年來的最高峰。

跳樓大拍賣

房市需求低迷,租屋市場豈能獨善其身?據來自英國的跨國房產服務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指出,自從一九年的最高峰以來,香港的房租價格至今已經下挫了四○%以上。

整個態勢之所以變得如此困窘,一個最關鍵的理由,就是自從中共的政權積極地介入、染紅當地原有的政經體制之後,香港的根基已經腐蝕掉、被破壞殆盡了;如今其原有的自由貿易港市的國際形象,也全然地走入歷史。其結果:外商卻步、人才外流;經濟也被中國拖累。

此外,港元的匯率,採取著盯住美元的政策;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性,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簡稱金管局)只好亦步亦趨,自二二年初開始,被迫跟著美國聯準會(Fed)一路持續祭出升息,並打擊到當地同樣已經泡沫化的房地產行情。

儘管隨著通貨膨脹持續降溫,自二四年九月開始,聯準會已經開始反轉降息;不過,分析師卻認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上任後,聲明祭出高進口關稅等的新政策,卻讓美國又必須面對物價上揚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到聯準會原先既有的降息計畫;同時,對於香港已經低迷好幾年的房市行情,也不是一件好消息。

與中國如出一轍

而就長遠來講,香港與中國如出一轍,當地全球數一數二的低生育率,與祖國有得拚;如此難以改變的窘境,對當地無論是房市抑或整個的經濟,都是一大陰影。光是過去幾年來,香港具有工作能力的總人數,就減少了二○萬名左右(占總人口的近二.七%);可預期的,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到了二○四○年,年齡至少在六五歲的銀髮族人數,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預估卻將攀升至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並成為香港財政上的大包袱。

除了房市之外,在全球充沛無比資金不斷地推升之下,正當各地股市行情競相創新高峰之際,中國與香港兩地股市也同樣反卻聯袂落難走空、欲振乏力─儘管當地的政府介入救援。在這樣的情況下,二四年前九個月,港股所籌集到的資金,已經掉落至連二○○八年同一期間的三成,都還不到。

根據彭博商業資訊社(Bloomberg)依據未來每股獲利計算出來的價益比,目前的恆生股價指數(涵蓋八三家的成分公司)還不到十倍的水準;相對而言,研究機構FactSet統計指出,過去該指數長達十年來的平均水準,則在十二.四倍左右。而在二○二一年平均的價益比,還曾攀升至十五倍以上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