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台直擊

國營企業 成陸股明燈
轉攻為守 有政府在背後支撐

蘇彬貴 文章摘錄自第2340期

中國股市欲振乏力、黯淡無光;但只要能夠贏得北京政府關愛,有些個股仍可以逆勢展翅飛翔;身為當地電動車龍頭的比亞迪,即是個例子。

自從泡沫破滅之後,儘管中國政府積極入市搶救;然到目前為止,無論當地的股市抑或房市,皆還看不出有什麼成效;與此同時,以當地大型網路科技類為首的民間企業,也興起了競相購回自家股票自救的風潮。

包括了: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 Ltd; 00700.HK)、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Ltd.; BABA.US)、易網(NetEase Inc.; 09999.HK),以及京東(JD.com Inc.; JD.US)等大型電子商務業者,無不紛紛實施庫藏股,抑或提升配息的幅度等方式來護盤。去年九月,京東就喊出在未來三年內,總計要砸下五○億美元(約一六○○億台幣)的資金,在市場中買回自家的股票;而這已經是其股本總市值接近八%的比重。

汪洋中一條船

一月二十三日,中國的金融管理當局亦表示,會鼓勵當地國營的保險業者,將其所收取的保險費中三成的比重,投入當地股市。至於當地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s)方面,在未來三年裡,每年也都必須持續提高其對當地持股的比重,提升的幅度為十%。但儘管政府與民間企業同心、用心良苦,投資人長期以來所引頸期盼的陸股(像樣的)反彈行情,至今還是遲遲不見蹤影。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為例,去年十月八日盤中,該指數雖然曾自谷底突然急速彈升至三六七四.四○五點的最高峰,但從此之後就後繼無力,而且還震盪走低。去年九月二十四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各項的寬鬆銀根(金融)措施,乃是激勵中國股民民心士氣的一帖藥;不過,藥效卻僅有如曇花一現而已,畢竟當地的經濟仍籠罩在房市危機的陰霾當中,情勢依然令人擔憂。

相對而言,該指數的歷史最高紀錄,則是在二○○七年十月十六日盤中創下的六一二四.○四四點;目前價位僅略超過一半的水準而已。

中國股民在股市中所占比重高達八成以上。由於在中國,海外的投資管道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加上當地的房市持續低迷不振,在如此的投資大環境下,找不到出路的資金,只能「窮則變,變則通」,大型國營企業類股,因而成了當前陸股在黑暗中依然存有的亮點。其中一檔相當受人矚目的,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油企業之一的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 Ltd.; 00883. HK)。

儘管被列入黑名單、遭到美國政府制裁,中國海洋石油於二○○一年二月底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去年七月三日盤中還以二三.九港元逆勢創下史上最高紀錄。二三年三月,該公司宣稱在渤海發現新油田,乃是其股價受到激勵的原因之一。之後,獲利回吐的賣壓導致股價回跌,最深下跌至去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十六.七港元;在不到四個半月的時間裡,最深曾經向下修正了三成以上的幅度。

國營企業當道

不過,這類股票因為低本益比(p-e ratio)、高股息殖益率、政府在背後支撐,以及當地存款利率愈來愈低等因素,於是成了當前中國股民「轉攻為守、以退為進」的投資標的。中國的經濟展望今非昔比,上市公司不再像過去般從事大規模投資,以期擴張營運版圖;在這樣的情況下,配發股息意願於是大幅提升。

〈彭博商業資訊社〉(Professional Bloomberg)所作的估計(依據其未來的每股獲利能力),中國海洋石油的本益比,目前其實連六倍的水準都還不到。

危機就是轉機,逢低即是買點;而這類的股票,還包括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00941.HK),及當地最大銀行的中國工商銀行(ICBC; 01398.HK)等。至於比亞迪(BYD Co.; 01211.HK)雖屬民營企業,但其所經營的電動車產業,也一向飽受北京政府的關愛與扶植,近期股價更是一飛沖天、無人能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