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中港直擊

中港乳業股 年報有看頭
牛奶股漲得贏白酒股

鄭志全 文章摘錄自第1981期

食品飲料是過去兩年A股的多頭主力,以貴州茅臺為強勢指標;趁著茅臺股價漲多回檔之際,乳業股漲勢明顯轉強。

年初以來恆生指數波動異常劇烈,一、二月的上下震幅都超過三五○○點,三月雖縮小至二○○○點,但市場瀰漫著多空不明之感,騰訊、平保等大型股賣壓不輕。在第一季行情走完之後,恆指幾乎回到年初的原點,暫時守在三萬點附近,等待下一個方向出現。

白酒股漲多修正

盤面上,過去兩年的中港強勢股,紛紛成為弱勢指標。除了騰訊、平保在公布年報後連續下跌,汽車股的廣汽(02238.HK)、長城(02333.HK)、華晨(01114.HK)、耐世特(01316.HK)短線賣壓不輕。A股當中,業績股如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H)、伊利股份(600887.SH)、青島海爾(600690.SH)、格力電器(000651.SZ)等,近期法人調節壓力大增。

以還原權值計算,貴州茅臺過去四年累計漲幅超過九○○%,卻在年報發布後跌破七○○人民幣(下同)關卡。茅臺去年營收、淨利皆創歷史新高,年增率為五○%及六二%,同時宣布拿出一三八億元分紅,約占去年淨利的一半。每股配發現金十一元,對應七○○元高價,僅一.五%的殖利率,似乎無法令投資者滿意,導致股價在財報發布當日重挫四.六%,市值蒸發逾四○○億元。

趁著白酒股漲多修正之際,原本漲幅落後的乳製品、啤酒股急起直追。牛奶股能夠漲贏白酒股,在過去幾年只有伊利一家,去年下半年開始,多了蒙牛(02319.HK)、澳優(01717.HK)、H&H國際(01112.HK)三家。

這三家企業同屬產業鏈的下游。乳業產業鏈大致分為上游的乳牛畜牧養殖、中游的原奶生產、下游的各類奶製品加工。以業績來看,下游遠優於中、上游,像是蒙牛去年營收達六○一億元,年增一一.九%,淨利二○.四八億元,比起前一年虧損七.五億元大幅好轉。澳優乳業去年淨利三.○八億元,年增四五%;原名為合生元的H&H國際(健合集團),去年淨利九.三三億元,較前一年略減二%。

乳業股大者恆大

乳企業績大幅好轉,顯示出中國乳業歷經十年調整,行業亂象明顯改善。在○八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中國乳企在境外大肆收購乳源,在境內大量興建規模化牧場,中、上游原奶企業又依靠價格競爭,相繼跨入下游。混亂局面一直持續到一四年,原奶全面過剩之後,兩大龍頭伊利與蒙牛以收購、參股進軍產業上游,行業集中度開始提升。

掌握了海外奶源的品質與數量,對於完成全中國布局的伊利、蒙牛大有助益。因為原奶是飲用牛乳、配方奶粉、奶製食品、酸奶,以及各類飲品的重要原料,終端市場重複消費之下,對原奶大型業者有利,而伊利與蒙牛的合併市占率,在跨過五○%之後逐年提升。

相比之下,伊利的獲利成長性明顯高於蒙牛,去年前三季淨利達四九億元,高於蒙牛全年獲利近一四○%。蒙牛轉投資的現代牧業(01117.HK)過去兩年虧損逾十六億元,雅士利(01230.HK)營運略見改善,去年仍虧損一.八億元。

再以毛利率對比,一四年之後兩家公司毛利率皆站上三○%,去年蒙牛約三五%,伊利應在三八%以上,也說明原奶市場集中度提升,對兩大龍頭有利。但三五%毛利率還是遠遠比不上白酒股,去年茅臺的酒類毛利率為八九.八三%,跌破九○%就被嫌少。顯然在正常情況下,牛奶股很難漲贏白酒股,除非白酒股實在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