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封面故事

鴻海何時重返榮耀?
郭董買股自救

馮欣仁 文章摘錄自第2018期

面對今年以來股價大跌逾三成,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經營不看股價、看未來」,11月更自行加碼買進鴻海股票,是否意味著股價底部已到?然而,面對美中貿易戰、最大客戶蘋果手機銷售趨緩以及分割出去的鴻騰精密與工業富聯股價頻頻走跌,郭董如何帶領鴻海艦隊突破重圍與轉型,恐怕是廣大股東們最期待的。

對於多數鴻海股民來說,假設今年初在九○元附近買進鴻海股票,相信目前還苦於套牢情況居多,正等待何時才能夠解套。過去鴻海很長一段時間總市值位居台股第二,僅次於台積電,二○一七年六月更因外資麥格理證券出具一篇長達二二六頁的研究報告,直言鴻海將是明日世界的整合者,激勵股價在當年六月二十七日衝上最高價一二二.五元,總市值更首度突破二兆元。

然而,自此之後,鴻海股價不但未攀上二○○元,反而一路走跌;目前總市值更跌破兆元,約九七三一億元,被台塑化超越,退居第三位。這一年來鴻海股價、市值都大縮水,外資持股比例也從高峰時期五成之多,一路大賣鴻海,當前持股比重降至四一.九%,更讓小股東對鴻海心灰意冷。

鴻海成敗關鍵在蘋果

鴻海股價之所以一路走跌最大導火線恐怕就是蘋果,由於蘋果占鴻海營收比重約四成,因此,iPhone銷售的好壞直接攸關鴻海的營收與獲利表現。不過,成也蘋果、敗也蘋果,過去造就出鴻海帝國,但如今自去年蘋果推出iPhone X與iPhone 8,以及今年Phone XS、XS MAX與XR等三款手機,卻是叫好不叫座,新機買氣大不如前;進而拖累最大組裝代工廠鴻海營運。雖然鴻海第三季營收、獲利均優於前二季,但前三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以及淨利率分別為五.八九%、二.六%、一.九一%,創下新低;顯示出代工業面臨到極大的成本壓力。相較於大客戶蘋果毛利率可高達三八%,反觀,鴻海卻僅有五、六%,在在說明鴻海難逃代工業的宿命。

為了提振股價與拉高EPS,鴻海在今年五月更宣布減資二成,但減資、重新掛牌後股價一度跌至六七.六元,儘管外資在十一月大賣鴻海,但郭台銘董事長卻是反手在十一月增加持股二.七萬張,持股比重從九.三六%提升到九.五五%,從郭董加持自家股票,是否意味著鴻海股價已落底?還是對未來鴻海營運充滿信心,恐怕得待時間去證明。

不過,從鴻海第四季業績表現來看,十、十一月營收連續二個月創新今年新高,十一月營收更達六○一四.四一億元,改寫歷史次高,預估第四季業績上看一.七兆元,全年營收將突破五兆元大關,法人預估一八年EPS(以減資後股本計算)可望挑戰八元,目前股價約七一.八元,且低於每股淨值八三.○三元,或許短線投資價值浮現。

鴻海這艘航空母艦,上面乘載著包括與面板相關的夏普(6753.JP)、群創(3481)與GIS-KY(6456);物聯網與網通相關事業則有台揚(2314)、建漢(3062)與亞太電(3682);工業四.○則有樺漢(6414)、京鼎(3413)與友威科(3580);移動裝置與關鍵零組件則有手機代工富智康(02038.HK)、封測訊芯KY(6451)、軟板臻鼎KY(4958)、機殼鴻準(2354)、連接器廣宇(2328)、金屬沖壓乙盛KY(5243)與Miro LED榮創(3437)等。此外,去年與今年鴻海旗下分割出去的鴻騰精密(FIT;股票代號06088.HK)與工業富聯(FII;股票代號601138.SH)也分別於港股與上海A股掛牌,總共十九家公司分別在兩岸三地與日本掛牌。

期待FII走出代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六月鴻海將最為精華的事業體分割出去給FII,引發市場高度討論。當時FII在認購期間,可說是搶翻天,超額認購高達七一一倍,中籤機率僅有○.三四%。六月八日以每股十三.七七人民幣掛牌,連續三日漲停板,最高衝上二六.三六人民幣,一舉成為上海A股中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不過,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衝擊中國股市崩跌,以及FII本身財報數字不如預期影響,股價從高點一路腰斬,目前下探到人民幣十二元,更跌破發行價。

FII主要生產包含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交換器、路由器以及機器人等產品,其中,智慧型手機機殼和內部結構,被歸類在「通信類高精密機構件」項目中,而來自蘋果的營收占比約二○~三○%,至於以交換器和路由器等產品為主的「網路設備事業」則對營收貢獻達二七%;至於利潤率最高的精密工具和機器人相關業務,卻占營收比重不到一%。

攤開FII今年前三季財報來看,單季毛利率都遠低於去年同期,累計前三季EPS○.五二人民幣,低於去年同期的○.五四元。若以工業富聯目前主要業務內容,仍屬於代工,因此,市場難給予較高的本益比,一旦毛利率、EPS下滑,股價自然會面臨到修正壓力,目前本益比也從掛牌時的十七倍降至十倍左右。然而,面對FII股價跌跌不休且跌破發行價,是否打臉當時郭董的說法:「FII股票放三○年,價值可能翻三○倍」?

展望未來,市場仍對於FII在工業機器人業務寄予厚望,該公司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智慧製造轉型的科技服務綜合解決方案,是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產品設備智慧製造服務。目前已掌握工業機器人設計及專用交流伺服、運動控制、關節精密傳動技術、核心控制算法等,以及在上述技術基礎上建立的提供多種定制化行業專用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此外,日前更對外宣傳將催生上萬工業App與百萬感測器計畫,力拚要在三年期間協助千萬家中小企業轉型成長,相關應用服務的潛在商機,成為未來FII營運爆發的重要契機。

日前FII也有人事異動,由李軍旗出任董事長,李董事長具備深厚的技術背景,是掌握高轉速超精密加工設備研發製造、奈米級超精密加工,及光學元器件超精密加工等各類核心尖端技術的超精密製造的人才,未來能否帶領FII成功轉型,正考驗著新任董座的智慧。

分散產線 因應貿易戰  

究竟鴻海何時才能重返榮耀,首先,得面對眼前美中貿易戰是一場長久戰,近期鴻海也針對高階人事最佳化、降低人力成本與固定費用等領域擬出四大策略,並啟動一系列對應專案,以因應外在環境的挑戰。郭董曾指出,集團必須以跨廠區、國際化的運作規模,開發工業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協助加快集團轉型為科技平台公司。

再者,過去百萬生產大軍都集中在中國,但為了降低美中貿易戰之風險與中國日益高漲的勞動成本,鴻海也開始分散生產基地,除了斥資百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級LCD面板廠之外,也計畫前往東南亞地區如越南設立iPhone組裝廠。不過,對股東而言,衷心殷切期盼的是鴻海如何從傳統代工製造轉型至附加價值高的產業鏈,並成為硬體製造及軟體服務整合者。